不争不抢,在最不起眼的角落,这样的人生是否值得一过?
朝九晚五之外的活法,看「好好虚度时光」就够了!▲
苔,
不争不抢,不声不响
无蝶来绕,无虫来闹
在最不起眼的角落
看微风习习,阳光正好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o0305tuhvsw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△ 潘锐,人称“植觉先生”,是个特殊的网红。整日穿梭于花草泥土之间,执拗地专注于青苔中,不争不抢,不声不响。在杭州的外桐坞村,他在一个20平的小院里,种了上百种植物,打造成藤蔓绕梁,各式花草、苔藓环伺的“小森林”。
穿棉麻长衫,戴副黑框眼镜,有着与世无争的淡定眼神。明明手持剪刀水壶,赤脚沾满泥巴,松垮垮无所谓的样子,却还能有一副不染世俗的出世之态。这姿态,让人很难与他少年时就开始闯荡江湖的经历联系起来。
潘锐从小在山里长大。13岁,同龄人在读中学,他逃学离开大山,一个人到城里打工。从安徽一路干活到深圳,后又漂到杭州。
打工仔漂泊无依,为了养活自己,没有挑活干的资格,看店,帮厨,理发,送货,烧锅炉,甚至还当过焊铁工。
17岁,潘锐在杭州当了一名花店学徒,相比从前干过的那些杂工,照料花草,整理植被,这种生活勾起了潘锐山里林间的儿时记忆,让他如鱼得水。从学徒做到花艺师,后来竟然还升任花店总监,活得总算有点模样了。
那时的状态让很多人眼红,每天睡到中午一两点,吃个饭,三点上班,没有太多的活,在公司上网聊天抽烟,轻轻松松拿到几十万年薪。对于一个连高中文凭都没有的打工仔来说,有这样一份工,真算得上打工皇帝了。
“很多人觉得,这样的生活不能再赞,然而在我看来,自己在慢慢地变成一个废人。”
对生活的迷茫和焦虑无法排解,潘锐像13岁时逃学一样,又一次逃离。这次有钱了不用打工,他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跑到机场,随便买一张机票飞出去,期待能在路上找到答案。
去了很多城市,每到一个地方,什么都不想做,就一个人傻傻地坐着,思考人生......
△ 很多人生蜕变之前,都有过这样不为人理解的矫情吧。
有人在旅行中得到治愈,潘锐的旅行,却让他濒临崩溃。旅行结束回到杭州,生活还是那样,面对空荡荡的未来,这个男人竟控制不住地嚎啕大哭,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了。
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,潘锐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味。年少打工的艰辛都没有消磨掉他的斗志,如今却被内心巨大的空虚吞噬掉所有热情。
就要如自己所料,成为一个废人时,潘锐看到了桌上自己养了几年的一盆苔藓,也说不清是什么机缘,潘锐盯着那盆小小的苔,感动于它一动不动,不争不抢的姿态,由此联想到自己的未来。
苔藓不似其他花草树木,努力向上争取阳光,而是永远在树底偏居一隅,默默生长,环境不适时会休眠,顺应四季,于微细处转换自我。
在植物中,苔藓从来不是主角,用自己的朴实无争,衬托其他花木的明媚挺拔。
在苔藓身上,潘锐看清了自己希望拥有的人生姿态。不争不抢,不受制于名利之惑,任世人争奇斗艳,就如苔藓般安安静静地,做个不起眼的过客,却能最敏锐地感知习习微风,一米阳光。
于是,他辞了职,将身心托付于苔。
从此,“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。如欲相见,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,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。”
大概是苔藓从古到今太“没有地位”,潘锐找不到一本关于苔藓养殖的教科书资料。他走遍杭州的山头,将遇到的苔藓全部采集回来养殖。
△ 从种到养全部自己摸索,经常面对不知为何枯萎死亡的苔藓一筹莫展。枯了得研究如何增加营养,死了还需用新的方式重新培育。这过程漫长而痛苦,每天除了吃饭睡觉,所有时间都泡在棚里,研究苔藓。
一件青苔盆景,需要短则半年时间维护,长则甚至要两三年。身上的躁动之气,慢慢被植物和时光磨得柔软而耐心。
日复一日,潘锐逐渐摸清了苔藓的脾性,研究出门道来。也许此生注定要做这件事,手艺突飞猛进,对人生也感到前所未有地通透笃定。
2012年,当积蓄就剩2000块时,一个朋友资助潘锐,在外桐坞村租了个小院子,取名“植觉”。他按照各式花草的阴阳习性,选择不同的朝向种植,为它们搭配合适的邻居,创造出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王国。
20平的院子,被他种了上百种植物,地上种不下的,他就种墙上,种屋顶上。三年下来,绿意早已从头到脚爬满整个院子。
△ 院子的陈列架上,苔藓长在原始的新疆石头上,盛在紫砂壶里,装在形状各异的透明玻璃瓶中。无论是枯树枝桠还是奇卵怪石,搭配上形态各异的苔藓,在潘锐手里,总能将他们组合成一个奇妙和谐的小世界。
△ 小院里也种花,是潘锐喜欢的小碎花。
潘锐在“植觉”隐居3年,小院不对外经营,却欢迎不速之客。“门,就开在绿植中央,如果有机会你来到这里,请自由出入,我可能没太多时间招待,但是我很好客”。
潘锐在网上售卖一些作品,来维持基本生存。
饶是如此,也没影响“植觉先生”被“网红”的节奏。找潘锐要给投资的人没断过,他一个也没接受,自找“清贫”,很多人不理解。
他说,“我不是清高,也不排斥商业,但是‘植觉’并不能像花店一样可以快速扩张,或者很快的实现商业价值,所以我不想辜负投资人的信任。”
“这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,干嘛那么着急呢。”
周围从来不缺虚荣浮夸和吃相难看的人,但真正被记住被尊敬,推动行业向前发展,并且自己能在过程中享受到乐趣的,是那些忠于本心,执着中默默坚持的人。
不争,不抢,自然,自由,自乐是潘锐多年来从苔藓中悟出的生活哲学,也是他的人生信念。
△ 最享受一个人安安静静呆在植物中间,在不起眼的角落,不争不抢地过,却感到最大的自由。
今年7月,潘锐将“植觉”小院对外开业,因为他做了爸爸,要更努力地养家糊口。现在的“植觉”更符合潘锐对于匠心的理解,它承载全家的生计,和潘锐对创作的执着,在入世的责任和出世的自在之间,内心找到微妙的平衡。
植物立根为本,人也一样。人的根,是托付身心的那件事,和由此所悟的信念。无此,便如浮萍,任你飘过多少江河,经过多少风浪,也终究补不满心里的那个洞。
世事再喧闹
有这样的人就好
- END -
微博:@植觉先生
微信公众号:植觉intuition
7月7日至10日,杭州西湖区外桐坞村77号“植觉”小院,潘锐准备了一个植觉开幕展,与他的苔藓们静候有缘人去一睹真容。
本期作者:小书。琴棋书画诗酒茶,样样爱好,无一精通。胸无大志,只想踏遍青山人未老,岁岁相伴诗和远方。